执行商评|公司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的四种方式


司法实践中,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院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包括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措施。与此同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难逃限高措施,虽然法院不会执行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财产,但仅仅限高措施也会给法定代表人带来诸多不便,本文结合笔者过往的执业经历,梳理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措施的方式。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高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2015修正)法释〔2015〕17号(下称《限高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与此同时,《限高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二、法定代表人申请解除限高的常用方式

公司法定代表人如欲解除限高措施,常见的操作方式主要有七种。

1.债务履行完毕

如果公司债务已经履行完毕,法定代表人的限制高消费措施会自动解除。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2.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

在限制消费期间,如果公司能够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法院可以解除对法定代表人的限制高消费措施。


3.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更换法定代表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经营管理需要发生变更,且原法定代表人并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法院可以解除对原法定代表人的限制高消费措施。


4.被执行人进入破产程序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时,执行程序应当中止,相关保全措施应当解除,因此法定代表人的限制高消费措施也会随之解除。


5.法院审查同意的暂时解除

在特殊情况下,如法定代表人因重大疾病就医、近亲属丧葬等紧急情况急需赴外地,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暂时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但需经严格审查并经院长批准


6.申请错误纠正

如果法定代表人在被执行前已经变更,但法院仍将之前的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费,可以通过申请错误纠正来解除限制。


7.涤除身份

在法定代表人被恶意变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涤除身份的方式来解除限高。例如,原法定代表人通过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之诉确认了其名义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并经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涤除登记。

 

以上就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公司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的方式,虽然乍一看每一种情形都不复杂,但实践操作中因各地法院的审查标准以及每个案件、每个公司的情况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如要申请法院解除限高措施,仍需以案件具体情况分析为准。